相信大家在體檢時,或者因為胃不舒服去醫院檢查的時候,都看到過幽門螺桿菌這個檢查項目,並且有些人報告單直接顯示幽門螺桿菌陽性! 更可怕的是,上網一查竟然顯示,幽門螺桿菌致癌。真的是這樣麼?到底什麼是幽門螺桿菌,又要如何預防和治療呢? 幽門螺桿菌是什麼? 幽門螺桿菌(Hp)是一種螺旋形、微厭氧、對生長條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細菌。正常情況下,胃壁可以通過胃酸、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不溶性與可溶性粘液層的保護作用等形成一系列完善的自我保護機制,防止微生物侵襲。但幽門螺桿菌可以穿過黏液層,寄生在人體胃部,黏附於胃黏膜及細胞間隙,並通過構建鹼性微環境來中和胃酸。 幽門螺桿菌的症狀 其實並非每個感染者都會有症狀,大多數人渾然不覺。當出現這些情況需要警惕: ①反酸、燒心以及胃痛、口臭。 ②上腹部不適、隱痛,有時發生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病程緩慢,但是容易反覆發作。 ③多出現反酸、噯氣、飽脹感等。 這三大謠言要清楚 謠言一:牙膏能殺死幽門螺桿菌 答案是不能,是因為口腔里的環境不太適合幽門螺桿菌生存,活性不高。出現幽門螺桿菌感染時,要對付的還是胃內細菌,多種藥物聯合使用才能起效。 謠言二:吃大蒜能消滅幽門螺桿菌 之所以會有吃大蒜就能消除的說法,是因為大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物質,這種物質能夠殺死細菌,但是大家忽略了量的問題,只有足夠的量,才可能有效果。 但是大蒜本就有刺激性,一般吃得太多,人的胃反而會受不了,所以吃生蒜並不能消滅細菌。 謠言三: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共餐、接吻傳染 這可能是關於幽門螺桿菌感染傳播最廣的錯誤了。甚至有很多人談及幽門螺桿菌感染,第一時間就想到抨擊中國的共餐傳統。 如果共餐的少許唾液交換就能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流行。那接吻呢?只要這個國家有接吻存在,都應該全民普遍幽門螺桿菌感染啊。顯然結果並非如此。 實際上,多方面的研究證據告訴我們,幽門螺桿菌感染主要發生在幼童時期。成年人不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易感人群,不管是什麼行為都很難有新的感染出現。 共餐與否、接吻與否,都一樣很難感染。結合之前我們說過的,幽門螺桿菌本來就很少出現於口腔,不管是更多唾液交換的接吻,還是少許交換的共餐,都不是傳染髮生的原因。 願意保持分餐、使用公筷當然值得提倡,但並不需要因為做不到分餐,就認為自己一定會被感染,不要因為害怕共餐被傳染就改變原本的治療決定。 幼童還是易感人群,儘管也沒有直接證據表明共餐造成幽門螺桿菌感染幼童,但出於儘量安全和避免其他感染風險的考慮,還是提倡跟幼童分餐的。 常見篩查幽門螺桿菌的方式有? 一、侵入式檢查-胃鏡活檢 胃鏡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況,還可以“順手”取一些組織做活檢,在做活檢時可以對幽門螺桿菌進行檢測。 若幽門螺桿菌呈陽性,還可加做一個細菌培養和藥物敏感試驗,對後續的藥物治療有幫助。 二、非侵入式檢查 ① 碳13、碳14尿素呼氣試驗法 碳13和碳14檢查方式也很簡單,吹口氣就能完成。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方法。 注意事項: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12歲以下兒童不宜選擇碳14,可以選擇碳13。 (2) 服用抗生素,鉍製劑、質子泵抑制劑(拉唑類)、替丁類等Hp敏感藥物、以及以抗炎為目的的中草藥者,容易出現假陰性,建議抗生素停藥一月後、抑酸劑、中藥停藥10天後再行檢測。 (3)上消化道急性出血可使Hp受抑制,故亦可能出現假陰性。 (4)空腹或禁食禁飲2小時以上,服用檢測膠囊後及採氣前不能飲水、抽煙、進食。 (5)頭一天飲酒可能會影響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如何預防幽門螺桿菌? 一、採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員中有人感染幽門螺桿菌,一定要分餐,並用公筷、公勺盛飯夾菜,不要相互夾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鐘。 二、不要“口對口”餵飯 杜絕用嘴餵孩子,兒童由於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是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不要用嘴去觸碰嬰兒奶嘴及各種食物。有人會不自覺地用嘴唇或舌頭感知食物溫度,或在餵奶前先用奶嘴嘗一口,這些習慣都應該摒棄。 三、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飯前便後必須洗手,蔬菜、瓜果要洗凈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類,不喝生冷水。 四、定期體檢 家庭中有人感染,其他成員的陽性率也會增加,應定期檢查,及早防治。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