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而胃鏡檢查就像給胃做“內窺鏡”,能夠清晰地觀察食道、胃和十二指腸的內部情況。 與其他檢查方式相比,胃鏡檢查的精確性和直接性是其他檢查方法無法比擬的,能夠幫助醫生更早、更準確地發現潛在的疾病,例如: 早期發現病變: 很多胃部疾病在早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而胃鏡檢查可以及時發現早期病變,例如輕微的炎症、潰瘍、息肉,甚至癌前病變,為治療爭取寶貴的時間。 明確診斷: 對於一些症狀不典型的胃部疾病,胃鏡檢查可以幫助醫生進行鑑別診斷,例如區分胃炎和胃潰瘍,避免誤診誤治。 活檢和治療: 胃鏡不僅可以觀察,還可以進行組織活檢和細胞學檢查,幫助醫生確定病變的性質,例如判斷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 此外,胃鏡還可以進行一些治療操作,例如止血、切除小的腫瘤和息肉等。 胃鏡多久做一次好? 既然胃鏡檢查有這麼多好處,那是不是應該經常做呢?其實不然。 對於大多數沒有胃部症狀的健康成年人來說,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並不是必需的。 那麼,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呢? 有慢性胃炎、胃潰瘍病史的患者: 這些患者的胃部更容易出現問題,需要定期複查,觀察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胃癌家族史的個體: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患胃癌的風險相對較高,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 出現胃部不適症狀的人群: 如果出現胃痛、消化不良、吞咽困難、反酸、噯氣等消化系統症狀,醫生通常會建議進行胃鏡檢查,以明確診斷,排除嚴重疾病。 胃鏡檢查做多了會傷害胃嗎? 很多人擔心做胃鏡會傷害胃,其實這種擔心是多慮的。 胃鏡檢查是一種相對安全的醫療程序,併發症的發生率很低。 在檢查過程中,胃鏡會通過患者的喉嚨進入食道和胃部,這可能會對這些部位的黏膜造成輕微的物理刺激,但這種刺激通常是暫時的,不會對胃部造成實質性的損傷。 當然,任何醫療操作都存在一定的風險,胃鏡檢查也不例外。 對於極少數患者來說,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引起黏膜出血或小的撕裂,但這一般都比較輕微,經過適當的處理可以很快恢復。 需要強調的是,過度檢查不僅增加了不必要的醫療干預,還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心理和物理壓力。 因此,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胃鏡檢查,既不要談“鏡”色變,也不要過度依賴。 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有什麼區別? 很多患者擔心做胃鏡會很痛苦,因此選擇“逃避”。 其實,現在很多醫院都開展了無痛胃鏡檢查,可以大大減輕患者的不適感。 無痛胃鏡是在普通胃鏡的基礎上,使用輕度麻醉或鎮靜劑,讓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幾乎感覺不到疼痛。 患者在檢查過程中處於一種睡眠或半睡眠狀態,檢查結束後很快就能清醒,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當然,無痛胃鏡也並非完全沒有風險,麻醉藥物可能會對一些患者產生副作用,如噁心、嘔吐、頭暈等。 因此,在選擇胃鏡類型時,患者應該根據自身的病情和心理承受能力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權衡利弊,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檢查方式。 身體出現5個異常,建議早做胃鏡檢查 最後,為了方便大家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做胃鏡檢查,我總結了5個需要警惕的胃部異常信號: 持續的胃痛和胃部不適: 如果出現持續性的胃痛或胃部不適,並且症狀越來越嚴重,或者服用藥物後症狀沒有明顯改善,建議及時就醫,考慮進行胃鏡檢查。 消化不良和食慾減退: 如果經常出現腹脹、噯氣、反酸、噁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或者食慾明顯下降,體重短期內明顯下降,建議及時就醫,排除胃部疾病。 黑便和嘔血: 黑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徵兆,而嘔血則可能是胃出血或食道出血的表現。 如果出現這兩種情況,一定要立即就醫,進行緊急處理。 體重下降和貧血: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和貧血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狀,需要高度警惕。 慢性胃病症狀反覆發作: 如果您曾經被診斷為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並且症狀反覆發作,建議定期進行胃鏡檢查,監測病情變化。 定期體檢和必要的醫療檢查是守護健康的重要一環。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看待胃鏡檢查,消除不必要的恐懼,積極配合醫生的診療,守護好自己的胃健康!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