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粵港澳居民提供高品質醫療
深圳博愛曙光醫院 > 照腸胃鏡 > 「腸息肉」揭秘:必須切除嗎?復發風險有多大?

「腸息肉」揭秘:必須切除嗎?復發風險有多大?發布時間:2024年7月15日

來源:深圳博愛曙光醫院2024年7月15日浏覽:470次
  說起息肉,想問問大家對它有多少認識?

  很多人可能會想到:應該就是身體裡面多出的一塊“肉疙瘩”,在身體里不痛不癢的,不體檢根本發現不了。

  那這“肉疙瘩”長得悄無聲息的,對身體會不會有影響?需不需要切掉?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腸息肉與腸道健康的相關知識,為您的腸道健康保駕護航。

  腸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

  首先,年齡是一個重要因素,隨着年齡的增長,腸息肉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其次,胚胎時期的異常發育可能導致兒童時期就出現腸息肉。基因遺傳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家族中有腸息肉或結直腸癌病史的人風險較高。膽汁流動的改變,如胃空腸吻合術或膽囊切除術後,也可能增加腸息肉風險。此外,長期患有腸道炎症疾病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以及不良飲食習慣,如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和吸煙,都會增加腸息肉的風險。

  結腸息肉的高危因素包括

  高齡/男性/結腸癌和息肉家族史,

  吸煙/飲酒/肥胖,

  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腸道粘膜的損傷/炎症/感染等。

  腸息肉是否必須切除?

  腸息肉並非都是腫瘤,而是腸道黏膜上的異常增生組織。雖然多數息肉早期無症狀,但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部不適、腹脹、便秘、腹瀉、出血等症狀。

  是否需切除取決於息肉的類型和特性

  腺瘤性息肉

  最常見,惡變風險較高,尤其是直徑大於1厘米的。

  炎性息肉

  多發生於炎症性腸病患者,癌變風險相對較低,但長期炎症刺激可能增加癌變風險。

  高風險特徵

  息肉過大

  超過2厘米的息肉癌變風險顯著增加。

  息肉過多

  腸道內息肉聚集,癌變風險提高。

  無蒂息肉

  扁平或易出血的息肉惡性程度可能較高。

  另外,有時候在息肉的病理報告里會看到“低級別”、“中級別”或“高級別上皮內瘤變”的描述。

  其中,“高級別上皮內瘤變”是癌前病變的一種,一定要儘快治療!並定期複查!

  腸鏡檢查與指檢的區別與特點

  腸鏡檢查

  原理:使用藥物清潔腸道後,醫生使用裝有攝像頭的軟管從肛門插入,依次穿越腸道各部分。

  優點:360度全方位觀察能力,能清晰捕捉腸腔內每一個角落。

  注意事項:由於腸道結構和長度因人而異,檢查時體位可能有所變化。

  肛門指檢

  原理:一種簡單、直接、經濟的診斷方法,醫生用手指直接檢查肛門區域。

  優點:可以發現肛門處是否有新生物或息肉,並可提取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

  局限性:常因害羞、不適或心理因素被患者忽視。

  建議患者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關口過閘來院只需20分鐘 預約專車接送
馬上預約專車
WeChat ID已複製

點擊「打開微信」進入微信,點右上⊕,粘貼ID,添加客服開始免費咨詢!

取消 打開微信